感谢公司人力资源部及团委组织策划的新员工素质拓展训练,让我们有了一次深刻的体验以及一个难忘的经历,同时我也为自己能加入这样一个公司团队而感到荣幸。
2014年6月21日,注定是充满意义并值得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我经历了从开始的不情愿到慢慢感兴趣再到尽全力去完成拓展任务的心理历程,这些对于刚刚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并处于迷茫状态的自己有很大帮助。
清晨冒着雨来到集合地点时,有些许抱怨。对于我来说,下雨的星期天尤其是阵雨天气,最好的安排就是坐在窗户边,品品热茶,翻翻喜欢的书籍,甚是惬意;而不是大早上睡眼朦胧的起床搭车,拖着已淋湿的鞋到公司。在到达训练地点南北湖之后,得知可能要冒雨进行户外活动时,大家不愿的心情表露无遗。
随着教练的讲解,大家都有了些兴趣。在正式的项目之前,进行了一些热身的游戏互动,首先是一分钟能鼓多少次掌的测试 ,几乎所有人都低估了自己的鼓掌次数,而且预估次数越少的人,在实践中鼓掌的次数越少,这个测试考察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定位以及实现目标的努力程度。正如纪德所言“人人都有可惊人的潜力,要相信你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赖在我。”在生活工作当中,若遇到难题,不要退缩,努力挑战,你一定会走到离成功最近的位置。
第二个小的互动是所有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由于男的人数较多,要求女的两侧必须都是异性,在一片慌乱中,终于达到了要求。在这个事件中,大家的主动性决定了测试完成的速度。什么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失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这是阿尔伯特•哈伯德《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经典思想理论,告诉世人主动性决定成败。之后在这个大圆圈的基础上,所有人左转,并把双手搭到前面伙伴的肩膀上,由于双方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上前几步才能做到,导致后面的人必须跑起来才能追到前面伙伴的双肩,形成连锁反应,所有人员都跑了起来,但还是达不到要求,最后有人高喊全部往圆中靠,这个测试也算是合格通过了。
教练说是我们不够团结,都想着自己,因此没能快速完成,对于他的观点,我有一点异议,可能是对集体以及团结的理解不太一致。在短的时间内,无法立刻想出对策,我们每个人都在很努力很用心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不想拖集体的后腿,不是他所谓的没有考虑集体,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本职都做不好,只在空谈团结,一定会影响到集体的成败,当“往圆中靠”这句话出现时,所有人都执行了,这说明我们很有团队意识。这个测试应该是对团队的领导以及决策能力考察,当问题出现时,及时提出应对方案是很重要的。包括之后的所有人从围成的一个大圆同时向圆中心走八步,最后达到每个人肩并肩靠拢并成一个规则的圆也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小互动测试完成之后,进入了正式的拓展训练。首先,将全部成员分成两列队伍,每支队伍要在规定时间内策划好队名、队标、队口号(体现在队旗上)以及队歌和体现队文化的姿势,这个过程还是蛮欢乐的。我所在队伍起名快乐队,对标是一个笑脸,队口号是快乐工作健康生活,队歌是同旋律的改自《春天在哪里》的《快乐在哪里》;对方是叫火箭队,队标是发射中的火箭,口号是超越梦想创造奇迹,队歌是《超越梦想》。之后,大家跟随教练来到了第一个项目训练地点。
第一个拓展项目是单人皮划艇。该项目属水上竞赛项目,通过各队全部队员接力完成,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只有达成了个人目标,才能最终完成团队目标。之后是每队各抽两名女队员一名男队员进行1V1比赛,输掉的那一队接受一定的惩罚,这个项目大家都顺利的完成。该项目的培训目的:学会通过不断的适应、调整和突破来适应面对新目标、新挑战的压力,理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明白自己的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适时调整自己状态,对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效果。
第二个拓展项目是高空抓扛,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杆,要求爬上铁杆,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1.5米远的单杠。小的时候在山上玩的久,因此这个项目对我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只要能站上圆盘,其他没太大问题,之后随着女员工们的尖叫声,产生了一些恐惧,等站上去的时候好了很多。这个项目考察的是个人能力(后方做安全保护的同事们当然也功不可没),站在下面的人无法体会到上面的心情也不知其个人情况,因此上面的队员不只需要听取其他人的建议,更要结合自身情况。另外,这个高空项目有一定生命安全危险,如果实在做不到,也不必勉强自己。 人生中,总有一些困难是拼尽全力也无法克服的,每个人所面临的也大相径庭,有些牺牲是得不偿失的,能做到的就尽力去做,做不到也不必勉强。另外,这个项目也表现出了一种换位思考的观念,以及团队的合作基于彼此间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个项目是穿越电网,在两棵树之间挂着一张网,网上有大小不一的20个格子。要求每个人逐一从其中一个格子过去,身体的任何部分(包括头发、衣襟)都不能碰到网,否则“触电”。共有22名队员,18个格子可用,每个两次,若“触电”,即认为失去一次机会,“触电”之人要重新来过;当通过一人时,格子失去一次机会,所有人安全通过,项目完成。开始大家都跃跃欲试,但事实发现,单靠个人根本无法通过。于是,在队长的安排下,大家想办法,根据网格的大小和队员的体形,合理进行安排,先尝试过去几个同伴,虽然通过的过程很艰难,而且刚开始屡屡“触电”,只好重新来过。大家冷静下来,进行了严密的分工,有人指挥,有人帮助、有人监护,“抱、抬、托、举”,各种手段都用上了,最终大家全部顺利钻过了“电网”。 该项目是拓展训练项目中感触最深的一个,听教练讲完规则,一直觉得这是个企业资源管理分配问题,而且绝对是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项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何一项工作开始之前,团队领导人要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条件和资源,统筹计划,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合岗位上去。另外,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保持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将工作做好。
最后一个项目是“雷阵”,学员按队报告进入,按字母分为A、B两组。 A组的学员站在1-6号前,B组的人站到7-12号前。两组学员听教练复述拓展训练规则两遍,之后不再重复且不回答任何学员提出的问题。 A、B两组学员轮流进入雷阵。每次只能进入一个人,且只能走相邻雷区,不得跳跃、试探。进入前,学员要报“A组”或“B组”,得到允许后方能进入。 学员每走一格后要听从教练口令后方能继续下一步动作。教练口令包括:“继续”、“有雷”。继续表示学员可继续想雷阵前进,有雷则要按原路返回并推到队尾。评分标准及违例扣罚:40分钟内完成任务100分。违例一次扣两分,现象有:重复触雷;未按原路返回;踏线;超时;未被允许者进入雷区。
在这个过程中,两支队伍的合作是可以看到的,包括雷区共享等。当可行区域有一行全部有雷时,大家陷入激烈的讨论中,一部分觉得是记录出了问题,一部分觉得是教练提供信息有误,还有一部分人员觉得教练没提到的红色区域是可行的,当有人尝试并通过这一部分时,大家才恍然大悟。“雷阵”中两边各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老师没对这一区域做任何说明和限制,而我们在走“雷阵”过程是想尽办法去绕开这一区域,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认定这块区域是类似悬崖沼泽类的地方,不能跨入。事实上,这是正确路线的必经之地。这个项目告诉我们态度决定一切,随便轻浮永远不会成功;合作才能双赢,封闭排他必将一事无成;创新思维才能取得突破,墨守成规思维定势只能是碌碌无为。其实,工作和生活就像是一个大“雷阵”,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雷阵中摸索着前进,靠智慧,靠合作,靠思维。拓展训练的“雷阵”教会了大家怎样走好生活中的“雷阵”,团结协作、互相激励、坚忍不拔、勇于创新,为理想而勇敢前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的拓展训练也进入了尾声,教练送了额外的三个“礼物”给我们,一个是告诫我们要言行一致的肢体动作;一个是不要忘记自己已有的能力的故事;还有一个是拓展训练的证书。启程回来的时候,大家满脸笑意,虽然这一天很累,天气条件不好,但是很充实很有意义。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应该有的员工素质。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伙,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曾经还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不要以为你什么都行,离开了团队,你可能一事无成;也不要以为你势单力孤,有了团队,你也许什么都行!
最后,再次感谢此次活动所有积极参与和真诚相助的队员以及公司,希望我们都能用心去体会拓展的核心精神,不断提升和强化个人素质,深刻地去体验个人与企业,下级与上级,员工与员工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团队的工作热忱以及拼搏创新,让我们的团队更富凝聚力和战斗力!
彭燕荣